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 张黎、刘风光. 基于认知象似及语用取效的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研究

通讯君 语言学通讯
2024-09-0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基于认知象似及语用取效的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研究

张黎 刘风光 

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国家语委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

(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 

 

摘要:本研究在梳理女性指示语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语用学理论,以汉语网络空间话语为语料,探讨象似性和取效行为对女性指示语分析的阐释力,旨在拓宽女性指示语解读的维度。研究发现: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具有话题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特征,以此通过网络语境信息、不同个体认知、社会传统观念等产生形义契合效果、交际反应效果和社会认知效果,使多元话语接收者对中国女性形象、社会身份等产生正向和负向的多元认知。本研究为揭示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认知语用功能提供有益参考。

主题词: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认知象似性;取效行为; 

作者简介 张黎,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国家语委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用学、对比语言学。刘风光,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用学、语篇分析。

引用本文张黎,刘风光.基于认知象似及语用取效的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31(01):9-14 

本文编辑:吉林外国语大学 程智超

本文推广:语言学通讯 山东大学 王峰

1. 引言

     在社会互动的实际语境中考察语言实践、理解本土语言与文化的互动是解放语用学的关键理念(陈新仁2018:12)。女性指示语是交际者在社会语境中对女性进行多元认知、文化互动的语言表征。虽然学界对女性指示语进行过探讨,但尚未对女性指示语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既有研究主要聚焦在女性指示语呈现的性别冲突等社会文化层面分析,鲜有基于认知象似性、语用取效视角认知语用解读。女性指示语的形成和发展与话语的产出者和接收者的认知、话语环境、社会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使用不仅体现女性语言的独特风格,还蕴含着女性观念的走向及女性形象、社会角色等的建构。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梳理女性指示语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网络空间话语为语料,从象似—取效理论视角分析女性指示语,解读交际双方对中国女性形象、社会身份角色等的多元认知,旨在为阐析女性语言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2.文献综述

2.1 女性指示语界定及特征

对于女性指示语学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主要从概念称谓和功能属性两个层面对其进行解释。在概念称谓层面,女性指示语(毛延生、何刚2017;魏爽2020)也被称作女性指称语(张瑞娥2007)、女性称谓语(陈建萍2009;江艳丽2016)和女性称呼语(谢智乐2010)。但这些概念的界定各有侧重,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有待进一步明晰。因此,对女性指示语进行深入阐析,必须厘清人称指示语、人物指称语、称谓语和称呼语的概念,以及指示与指称、称谓与称呼之间的关系。

人称指示语是动态地指称言语活动中的参与者或相关角色的符号(Levinson1983:89),在言语交际中用以表示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词语或结构(何自然、冉永平2009:33),通常以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和代词等形式出现(Huang2014:174)。孙蕾(1998)指出,指示语的意义包括指称意义和词汇意义,指示语的指称必须放到词—对象—指称主体三元关系中去考察,指称是具体的、确定的言语行为或事物。以“虎妈”为例,语篇中的每一个“虎妈”都有其独自的指称。因此,“虎妈”不仅有指称意义,还具有词汇意义。Lyons(1977:636-724)指出人称指示语包括称谓语和称呼语;刘桂玲、王越(2015:148)指出,“人物指称语除了用于描述和指代的词语,还包括称谓语和称呼语”。李明洁(1997:94)阐释了汉语指称语、称谓语和称呼语的关系:称谓语和称呼语是人物指称语的范畴,称呼语是称谓语的一个类别,称谓语可以指代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而称呼语一般指代第二人称。总之,从语义范畴上来看,人物指称语、称谓语和称呼语均存在于人称指示语的语义范畴内。

在功能属性层面,学界从社会指示、文化指示等不同角度对女性指示语进行了分析。Fillmore(1997:112)指出:英语或其他语言中的人称指示语能够在言语行为中反映或建立社会现实,由社会环境来决定。这表明女性指示语在交际活动中受到社会语境的制约,也反映了交际者在特定语境中理解和使用指示语来进行某种言语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依赖于动态的社会语境的分析。Trompenaars&Hampden-Turner(1997)、毛延生、何刚(2019)认为,女性指示语源于文化语用学中文化指示语的一个类别。交际者在话语交际时对女性使用的词语及其语义特征会激活文化信息,可以表明话语产出者对女性身份的文化认同,话语接收者以此来判断、理解、接受话语产出者的话语语义,达到交际目的。

本研究关注的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所属的话语,有其独特的言语行为模式,具有变异性和多元性,需符合社会文化语境,与女性的社会地位、传统文化等相关联。因此,本研究采用女性指示语的广义概念,把以上定义均纳入女性指示语的语义范畴,将其界定为:在特定语境的言语行为中对女性的符号指称、称谓或称呼,既包括女性人称代词,又包括用来指代女性角色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反映交际双方在话语语境中对女性形象、女性社会身份、女性社会角色等的认知。

2.2 汉语女性指示语相关研究

目前对汉语女性指示语的分析多集中在人称指示语和文化指示语研究,鲜有对女性指示语进行专门的探讨。前人研究主要以女性主义为切入点,探讨女性指示语折射的中国女性的社会文化心理(李英姿2017)、小说语篇中女性的生存意义(张瑞娥2007)、网络空间女性权益的缺失(魏爽2020)等。从语言学视角探讨女性指示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语义语用特征(陈建萍2009;谢智乐2010;江艳丽2016)和文化语用特征(毛延生、何刚2017)。其中,毛延生、何刚(2017)以女性指示语的能指膨胀特点与女性镜像结合为分析框架,指出女性指示语表现语用期望压制以及网络媒介时代文化信息对女性语言的指引作用。

综上,汉语女性指示语的研究趋势多以文学作品、网络话语为文本,聚焦女性主义、文化语用学理论的阐析,但没有对女性指示语的认知语用效果加以解读。Ariel(1990)认为,不同形式的指示语表示了所指称实体的心理表征在大脑记忆结构中的体现。张辉(2021:31)指出,语言产出和语言理解的视角应予以同样的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的女性指示语研究采用的是语言产出的视角,缺乏从话语接收者理解视角的分析。本研究从言语认知特征和语用效果等方面对汉语女性指示语进行探讨。具体而言,以网络空间话语为语料,从认知象似性和取效行为视角进行深入阐发。

3. 理论框架

3.1 认知象似性与取效行为

象似性是指一个符号的形成相似于其代表的事物(Taylor2002:46),它不仅是概念结构,更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沈家煊1993:2)的一种认知方式,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阐释具有重要的意义。象似性可分为话题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等(Haiman1985;王寅2003)。Simone(1994)和王寅(2003)曾提出从语用学视角分析语言的象似性,并指出象似性会引起交互性(transaction)行为,与“以言行事,以言取效”之间存在对应联系。这里的交互性行为正是本研究探讨的取效行为,因为取效行为本质上具有“交互性”(刘风光、张绍杰2007:7)。

言语行为中的取效行为是言语交际的重要概念之一(夏宗凤、刘风光2021)。刘风光、张绍杰(2007)指出取效行为本身就是话语接收者的认知和识解过程,将话语产出者和接收者的关系以及话语内容、意图和结果统一纳入取效行为的概念中,将取效行为三分为产生形义契合效果的意义取效、实现交际反应效果的语力取效以及达到社会认知效果的互动取效。在形义契合效果层面,话语产出者通过话语的照应、指代等手段结合话语形式和语义表达思想内容而产生的识别效果;在交际反应效果层面,话语产出者的意图被接收者识别而产生的理解和反应效果;在社会认知效果层面,话语中的社会文化因素与话语接收者的认知产生动态交互效果。语言现象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象似关系会相应在三种取效层面产生影响,继而形成探讨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象似—取效的理论基础。

3.2 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框架

认知象似性的语用取效是指基于女性指示语在网络语境中表现出的象似性特征及其语义动态性,从形义契合效果、交际反映效果和社会认知效果层面探究话语接收者如何构建对话语意图、女性社会身份等的认知效果。具有象似性的女性指示语所在的网络空间话语是言语行为的表现,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与话语接收者具有交互关系,共建话语意义。这种象似性和交互性决定了语用取效与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必然联系。

本研究尝试从话语产出者和接收者交际双方的认知识解过程建立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象似—取效”分析模式(见图1)。该模式从话语产出者出发,聚焦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动态特征,探讨认知象似性的四个层面,即话题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与语用取效的互动关系,揭示多元话语接收者在形义契合效果、交际反应效果、社会认知效果层面对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认知解读,旨在突破单一维度的研究,动态揭示女性指示语产出和理解机制以及对女性形象、社会身份等的多元认知。


图1.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象似—取效分析模式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

1)在象似—取效视角下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象似性特征及语用取效路径;

2)在象似—取效视角下不同话语接收者基于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对中国女性的多元认知。

4.2 语料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以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为语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网络语境对于指示语系统产生了牵引性影响(Crystal2001:3);其二,网络语境使话语指示功能表征背后的女性形象、传统观念以及交际者对女性的认知发生改变。语料库的出现使语用现象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方法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Aijmer2020:3)。因此,本研究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考虑到收集语料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以入选2008—2020年“汉语盘点”的网络用语和《咬文嚼字》的流行语,以及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中的微博话语和微博官网话语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按以下四步收集数据:

第一,人工获取“汉语盘点”中的网络用语和《咬文嚼字》中的流行语语例,根据女性指示语的定义和特征,筛选出女性指示语语例18例。

第二,首先以这些女性指示语为关键词分别检索BCC语料库和微博官网话语获取相关实例。其次根据网络话语语境分析女性指示语的构词方式和语义特征。在甄别时采用研究者阅读检索的方式,结合上下文语境,手动删除不符合项,并对重复出现的语例只选取其中一例,保留有效语例。具体见表1所示。

表1.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语料库统计结果



第三,通过表1观察,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均符合对女性指示语的界定。在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不仅构词方式多样,语义功能也发生动态变化。在构词方式上,用亲密称谓方式直接称呼对方或自己,如“亲”“小姐姐”“宝宝”;用表示女性角色或女性身份的词语做修饰语或中心语,如“女神”“女汉子”(“女”作修饰语)或“御姐”“虎妈”“翡翠女”(“姐”“妈”“女”作中心语)等;用动植物词语指称女性,如“恐龙”“孔雀女”“白莲花”;用省略方式指称女性,如“白富美”“集美”等;用外来语指称女性,如“萝莉”“御姐”“宅女”(来源日语的“ロリ”“お姉”“宅女”)。在语义功能上,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脱离辞典释义,发生由褒义到贬义等语义变化,如“孔雀女”“白莲花”等脱离动植物的指称功能,用以指代女性的外貌、性格等特点。上述语例的多样性、动态性和独特性构成了本研究在网络空间对女性指示语进行象似—取效解读的实证基础。

第四,结合上下文语境信息,根据接收者的不同,划分汉语女性指示语所属网络空间话语类型如下:1)话语产出者自身对女性的评论,接收者为网络读者;2)话语产出者转述他者对女性的评论,接收者为网络读者;3)话语产出者转述他者对女性的评论并加以评论,接收者除网络读者外,还有话语产出者。

此外,象似性特征存在交叉,但受篇幅所限,本研究只以象似性的典型语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避免主观性造成的数据误差,本研究采用同行商议、同伴合作和自我复查等方式,确保识别的准确性。

5. 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象似—取效分析

 

本研究从话题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与语用取效的互动切入,探讨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认知语用特征和功能。

5.1 话题象似性—取效分析

话题象似性是指句子的话题象似于思维上的起点(王寅1998:88)。话语产出者在网络空间发表女性言论时都有一个思维起点,女性指示语作为话题,与其思维存在象似性。女性指示语的话题象似性信息可以引起话语产出者和网络读者在同一语境下产生取效层面的互动。例如:

(1)波伏娃尖锐地指出:社会传统赋予女人的意义,就是婚姻,“如果没人娶她们,从社会角度来看,她们简直就成了废品。”对剩女来说,这是最刺痛她们的一点……为何只有成功多金的男士是“钻石王老五”?……她们不再是剩女,而是可以与钻石王老五媲美的翡翠女。(BCC微博语料库)

例(1)属于网络空间话语类型3),话语接收者为话语产出者和网络读者。转述他者言论是话语产出者自身立场发表言论的起点,是找寻与其象似的女性指称表达和后项话题的基础,传递社会的一种传统思维方式。在形义契合效果层面,话语产出者根据作家波伏娃的语境信息,反映社会角度对女性的负面评价,即“女性没人娶,就变成废品”,点明话题;再用“剩女”替代该话题,因为“剩”与“女”的共现,象似于消极语义“废品、没人娶的女性”,语言形式和话题内容的象似性突出了传统社会观念所达到的效果。在交际反应效果层面,话语产出者对他人传递的社会传统观念给予回应,采用“剩女”她者视角以及借助男性视角来否定社会传统对女性身份、角色等的认知目的。因此“剩女”具有前指功能,起到承接话语产出者话题评论的作用,有利于与网络读者的互动交流,产生影响网络读者的话语效果。该取效效果是根据明示话语信息(“这是最刺痛她们的一点”“为何只有”)和隐含话语信息(与男性称谓的对比),使网络读者脱离社会传统对女性的认知,重新产生对女性理解的方向和目标。在社会认知效果层面,话语产出者从自身视角用“翡翠女”结束话题,将“剩女”象似于独立、自信、成功的特质,“剩女”话题象似的女性身份、社会角色及传统思想(女人的意义就是婚姻)与话语接收者的思维认知产生了冲突的互动效果,这是由个体认知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导致的。

由此可见,受社会传统文化导向和不同个体认知的影响,“剩女”“翡翠女”在网络空间凸显了对女性身份、角色等负向和正向的认知效果,这是话语产出者借助他者视角和自身视角用话题象似性的女性指示语对女性评论的取效效果的体现。

5.2 标记象似性—取效分析

标记象似性是指有标记的语言符号,与特殊意义相关联,会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以“集美”为例,其原义是对地名的指代,现成为“姐妹”的语音象似标记,语义扩展为颜值高、可爱善良的年轻女孩之间的褒义称谓。例如:

(2)我发现女性在网络上都特别抱团亲密,张口闭口就是集美,男生聊天一般不会兄弟什么的很少,很奇怪?女生之间也更容易商业互夸,虽然是有礼貌吧,但是感觉好假好恶心。(微博官网,2021年6月22日)

例(2)属于网络空间话语类型1),话语接收者为网络读者。话语产出者将“集美”女性的言行标记象似于“商业互夸”,网络读者将“集美”的语音标记与语境所依赖的程度联系起来取效话语的直接性,解读出“集美”的消极语义,产生形义契合效果。网络读者调整最初信息(“女性在网络上都特别抱团亲密”),结合语境明示的新信息(“好假好恶心”)、与男生称谓的对比信息,理解话语产出者对“集美”女性不认可的效果,此效果可能会影响部分网络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对“集美”的使用,实现交际反映效果。“集美”虽然具有独特的语音标记象似性特征,但体现了话语产出者把拉近距离的女性称谓贬值化,产生对女性的负向认知,致使部分网络读者对“集美”女性的认知解读受制于网络语境和不同的个体认知,达到社会认知效果。

此外,多数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相对于它们所指称的女性词语所使用的语符要简短,用较少的语符传达较多的言外之义,需要运用标记象似性来加以解释其间接性。还以“集美”为例,在例(3)网络语境中产生了与例(2)不同的取效效果。

(3)“致敬各行各业的女性工作者,她们努力的样子真可爱!”头条新闻的微博视频。女性真的太伟大了,这个视频哭死我了,向集美们致敬!(微博视频号,2020年3月8日)

例(3)是话语产出者在转发新闻微博视频后对女性发表评论,为多元话语接收者。“集美”虽然与例(2)的语符形式相同,但与“姐妹”的语义功能并不一致,意味着有标记性。新闻报道内容和“集美”的象似性为网络读者理解话语产出者对女性的认知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新闻报道的明示话语内容激发网络读者对“集美”女性象似特征的找寻及对其的感知。网络读者结合语境信息“努力”“可爱”“伟大”的象似特征,获得它的充分语义是“集中进取的美丽女性”,因为仅用“姐妹”去理解,无法表达话语产出者对“女性工作者”的尊敬和赞美之情。“集美”的象似标记是话语产出者通过新闻和自身视角传递给网络读者的积极影响,树立对女性正确的价值观。以上过程,实现了形义契合效果和交际反应效果。例(3)的话语产出者转发新闻报道者对女性工作的言论,有助于网络读者理解象似信息、提高语用取效能力。根据褒奖的明示话语信息,致使“女性工作者”独有的形象和魅力,与多元话语接收者对女性身份、社会地位等的认知产生了互动,形象地表达对女性进行增值化和积极化建构的正向认知,达到社会认知效果。

因此,对“集美”的象似—取效体现了个体认知的差异以及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5.3 距离象似性—取效分析

距离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距离与概念认知距离一致(Haiman1985:118)。Haiman(1985)还提出社会距离象似性,即人们在言语行为中使用的语言符号可反映人们之间社会距离的远近,在语境影响下发生动态变化。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最能体现距离象似性特点的正是社会距离程度。以“御姐”“女神”为例,“御姐”的本义是对姐姐的敬称,“女神”的本义是指代女性的神明或神话中的女性神仙。例如:

(4)重庆妹儿性格爽快,行事果断,既能在家做饭带娃儿,又可以在外打拼挣钱,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当得了小女人,做得好御姐……(BCC微博语料库)

(5)坚韧、贤淑、热情、温柔,守护大家,呵护小家,战役防疫,女神在岗位!最美的花献给最美的您……(微博官网,2022年3月8日)

上述例句的“御姐”“女神”脱离了原型语义,话语产出者用其表达对重庆女性和对抗疫女性工作者的尊敬指称,话语接收者为网络读者。在形义契合效果上,例(4)的网络读者根据重庆女性的“爽快”性格和“果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等行事特点,与“姐姐”的年龄、身份等进行象似取效,拉进“重庆女性”与“御姐”的社会距离,解读出“御姐”不仅仅是“姐姐”的符号指称,还是对“成熟、独立女性”的象似指称,因为“姐姐”不能与“小女人”的概念形成对照,且不足以表达褒奖之义;在例(5)中,“神”是智慧能力和思想境界远远超越常人的宇宙高级生命,相比容貌更注重知、能、善的本质,具有守护他人的能力。“女神”是话语产出者将女性“坚韧”“贤淑”“热情”“温柔”的性格、“呵护”“守护”他者的精神相似于“神”的概念以及民族狙击的女性所有美德,拉进女性与“神”的社会距离,承载着话语产出者对女性的自我感知所产生的效果,这也是无法用“美女”等其他女性称谓置换的原因。在交际反应效果上,话语产出者以“御姐”“女神”的象似指称为网络读者展现了女性美德的价值取向,使其产生共情,逐渐拉近话语产出者或网络读者与重庆女性、抗疫女性的社会心理距离。在社会认知效果上,结合“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是守护者、女性是被保护者”等性别观念,展现了网络读者对女性的社会认同与传统文化思想的互动融合。

5.4 隐喻象似性—取效分析

隐喻象似性是指某概念以认知映射寻找或建立相似性传递给另一概念的认知推理过程(刘瑾、华先发2016:175),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和个人情感(倪璐璐、周民权2019:93)。以“白莲花”“孔雀女”为例,话语产出者基于对女性形象、思想的审美和追求等认知框架将女性概念化,圣洁高雅的“白莲花”、美丽高贵的“孔雀”的概念元素存在于话语产出者的认知域中,“纯洁高雅的女性”和“白莲花”、“条件优渥的女性”和“孔雀”两个概念域的元素具备相似性,话语产出者通过源领域“白莲花”“孔雀”的概念进行隐喻映射,形成了两个概念之间的隐喻象似取效。然而该女性指示语在网络语境中产生对女性负向的取效效果。例如:

(6)星座网热门文章贴到:没有女生会喜欢“白莲花”,但很多男人都会被这样的女人所蛊惑,因为白莲花就是为了男人而存在的,刚好满足了男人的遐想和保护欲,不过她们拒当白莲花……不会做一些违心的事情,也不想刻意去讨好别人,毕竟她们讨厌装模作样,讨厌矫揉造作……(微博官网,2022年5月28日)

(7)孔雀女倒贴车房才能嫁到我,说明她本身是配不上我的,不然她干吗自带车房?还是自己价值低啊。

所以女人们看看……你以为你条件好、价值高、还自带车房,所以对凤凰恩重如山,但凤凰也不这样认为啊。(微博官网,2022年6月7日)

例(6)属于网络空间话语类型2),例(7)属于网络空间话语类型3)。在上述网络语境中,网络读者调整“白莲花”“孔雀女”女性所具备的纯洁高雅、条件优渥等象似概念,结合语境信息,重新进行象似性找寻,达到正确理解话语产出者的发话意图效果。在形义契合效果上,“白莲花”象似于“装模作样”“矫揉造作”的性格特征,“孔雀女”象似于“价值低”的概念,以基本语义项与抽象否定语义项的相似性,产生了从植物域、动物域到人物域的映射,表达出“白莲花女性装纯洁”、“孔雀女配不上自己”的观念取向效果。在交际反应效果上,话语产出者借助文章作者和男性对女性形象、性格、身份等的象似指称来实现与网络读者的互动交流。在理解话语意图的过程中,网络读者体验到文章作者和男性以间接而隐蔽的隐喻方式,将女性象似于植物、动物,是对女性形象贬损的变相体现,以此影响部分多元话语接收者使用“白莲花”“孔雀女”的效果以及对该类女性的认知与接受程度。在社会认知效果上,接收者结合“白莲花就是为了男人而存在的”的话语信息,认知解读出“白莲花”女性成为“讨好男性”的象似标签,“孔雀女”则是“配不上、价值低”的象似标签,该标签将女性处于社会人群中“被审视”的位置,形成指代“好”与“不好”的价值判断及对女性的负向认知。

6.结语

本研究在梳理女性指示语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网络空间话语为语料,从象似—取效理论视角探析女性指示语的认知语用功能,再现了女性指示语从词语表征到话语内在性质的过程。研究发现,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具有话题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以此通过网络语境信息产生形义契合效果;受个体认知差异和社会传统观念影响,话语产出者使用具有象似性特征的女性指示语的意图和话语含义影响多元话语接收者,实现交际反应效果;致使多元话语接收者对女性产生的正向和负向认知与中国女性形象、社会身份、角色等进行互动,达到社会认知效果。本研究超越对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词汇和施事行为的探讨,将言语行为中较少关注的取效行为与认知象似性相融合,揭示汉语网络空间女性指示语的理解机制,是认知语用学研究的有益尝试。

国内外语用学著作推荐

专著推荐 | 程璐璐《汉语自闭症儿童语用发展能力的评估与干预研究》

专著推荐 | 教授语用学和指导第二语言学习

专著推荐 | 《意义与语力:施为话语语用学》

专著推荐 | Modeling Irony A cognitive-pragmatic account

专著推荐 | 《意义与语力:施为话语语用学》

专著推荐 | 《语言学习动机与二语语用能力》

专著推荐 | Handbook of Pragmatics:24th Annual Installment

专著推荐 | 《语用学手册》Handbook of Pragmatics

专著推荐 | The Pragmatics of Text Messaging

专著推荐 | Doing Pragmatics (第4版)

专著推荐 | 《劳特利奇语用学手册》

专著推荐 | 《语用学:学生读本》

专著推荐 | 网络语用学Pragmatics Online

专著推荐 | Bloomsbury符号学研究系列7卷本

专著推荐 | 谢朝群:网络交际中(不)礼貌与道德秩序研究

专著推荐 | 数字时代如何研究网络语用模因?(5卷本国际前沿著作)

专著推荐 | 人际语用学国际前沿著作(6卷本)

专著推荐 | Dániel Z. Kádár 《礼貌、不礼貌与礼仪研究》

专著推荐 | 认知语用最新著作: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ragmatics

专著推荐 | 认知语用看反讽 Modeling Irony A cognitive-pragmatic account

专著推荐 | 论辩风格:论辩话语中不同功能变体的语用论辩研究

专著推荐 | 于国栋《什么是会话分析》

专著推荐 | 语用学入门重要著作(9卷本)

专著推荐 | “什么是语言学” 普及系列(18种)

专著推荐 | 新世纪英语语言文学界面研究丛书(6种)

专著推荐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

专著推荐 | 二语语用研究(第二辑 5卷本)

专著推荐 | 把握二语语用国际前沿

专著推荐 | 语料库+语用学(话语分析)应该怎么玩?

专著推荐 | 黄立鹤《老龄化与老年语言学引论》

专著推荐 | 范晓《语言与言语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略。适应微信排版,本文格式略有变动,欢迎阅读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或知网下载论文。

本文编辑:程智超 吉林外国语大学

本文审核:王峰 山东大学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语言学通讯

助力您的语言学习、教学与科研

扫码关注我们

语言学通讯 翻译学通讯

投稿:dianzishu@126.com

商务合作:13501892122微信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